智利号称“酿酒师的天堂”,这里优越的风土条件使之出产了多种多样的葡萄酒。近些年来,在进口葡萄酒市场上,智利也一直稳坐散装酒来源国的宝座。
葡萄酒大师深度解读:智利赤霞珠葡萄酒怎么了?
说到智利酒,赤霞珠(Cabernet Sauvignon)是其中一大经典,不过在生厂商和消费者眼中,智利赤霞珠近些年的流行程度有所减缓。那么,智利酿酒师是如何看待此况,并继续潜心酿造优雅并表达风土特色的赤霞珠葡萄酒呢?请看葡萄酒大师 Peter Richards 带来的相关解读。
1、智利赤霞珠的窘境
赤霞珠是智利葡萄酒行业的基石之一,据 2013 年数据显示,赤霞珠种植面积占智利葡萄种植总面积的 32%,达 42,195 公顷,主要集中在空加瓜谷(Colchagua,12,445 公顷)、莫莱谷(Maule,10,802 公顷)、迈坡谷(Maipo Valley,6,669 公顷)和库里科谷(Curico,5,404 公顷)。
赤霞珠算是智利种植的葡萄品种中的贵族,它自19世纪被智利贵族从波尔多带到智利,之后就被用来酿造国内负盛名的葡萄酒。
葡萄酒大师深度解读:智利赤霞珠葡萄酒怎么了?
简言之,赤霞珠是智利葡萄酒酿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然而,它的地位如今受到了一定挑战。在一定程度上讲,这是由于智利葡萄酒的多样性造成的,包括葡萄品种、生厂商、酿酒风格、风土等等。
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,就是赤霞珠在智利表现不佳,不少酒款表现出过熟的果实、干涩的口感和带有酒精味的回味,乏善可陈。在一些对智利赤霞珠的品鉴会上,也有评审和品鉴者频频道出“很失望”、“平淡无味”的评语。
2、诱因良多,重点要改变酿酒理念体系
当然,任何事都有例外,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同意以上的结论,但这是一个行业大体的情况。智利酿酒师 Marcelo Retamal 就坦诚地说:“我自己都不太喜欢喝自己酿的赤霞珠,所以我们必须要改变。”
智利名庄伊拉苏(Errazuriz)的 Francisco Baettig 也称:“当智利开发了更多振奋人心的品种和产区后,赤霞珠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。而且,我们一直以来的印象都是赤霞珠很容易酿酒。”
当与众多酿酒师和葡萄栽种者交谈后便发现,一部分原因是葡萄园的健康问题。由于葡萄藤本身品质一般、葡萄园选址、病毒害虫、灌溉所致的压力(为了增大种植强度)等问题,智利很多赤霞珠葡萄藤必须过早掘根。莫蓝酒庄(Vina Morande)的酿酒师 Ricardo Baettig 说:“从上世纪 90 年代到 21 世纪初,我们给赤霞珠施加了太大压力,如今也付出了代价。”